影视留学---成为导演和编剧的必修课

影视篇 | 2022.04.07

  影视留学---成为导演和编剧的必修课
 
  先来说说导演:
 
  想做导演,进剧组很重要,读电影学院很重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也很重要(至少跟过三个组吧,在导演组当个场记,在摄影组当个小助,现场剪辑也是新人经常干的活儿)。
 
  不过,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忽略了一个 重要的导演基本功。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个基本功,哪怕你是南加州或纽约大学导演系毕业、根正苗红、一出校门就能跟大剧组做执行导演(基本不可能,除非你爸爸是弗朗西斯·科波拉),也是不可能做一个成功导演的。
 
  这个基本功就是:拉片,俗称看电影。导演拉片和一般人看电影 的不同,是看的更认真、带着问题看、经常反复看。除此之外,拉片跟看电影其实是一回事。
 
  你完全无法想象国内电影圈子的拉片氛围有多淡漠。无论是学生还是专业人士,导演还是演员还是职员,能够养成良好拉片习惯的少之又少。很多人读了四年电影学院,拉片量居然没超过1000部。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读书期间平均每天看不了一部电影,这书是怎么读的?
 
  举三个天神级导演的例子:马丁·斯科塞斯、让·吕克·戈达尔、昆汀·塔伦蒂诺。这三个人分别代表名导演出身的三个类型。老马丁是典型的学院派,至今还在教书;戈达尔是非科班出身的知识分子;昆汀就是个高中辍学的小混混。他们都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威望都很高,你知道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吗?拉片。
 
  老马丁号称地球上看电影数量 多的人,他的拉片数可能超过了3万部,这意味着在他的一生中平均 要看一部电影(反复看的不算)。戈达尔在拍摄 部电影之前,在巴黎的咖啡馆里面废寝忘食的看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昆汀在录像带租赁店工作的时候,就看过至少7000部电影,人称录像带小子。他们能成为一代大师,靠的都是非常丰厚的看片量,而且是什么片都看。
 
  导演是一个技术职业,更是一个综合性职业。电影什么地方不好都是导演的错,什么地方没达到预期都是导演的问题(经费不足除外,那是制片人的问题)。
 
  优秀的导演必须是一部活的电影百科全书,他的头脑里不储存5000部以上的各类电影,是当不成这个百科全书的。尤其是在你的演职员看片量普遍较少的情况下,你更是要充当这个主心骨,用你强大的阅历来指引他们前进。
 
  对于新导演来说,要想出头,必须出奇出新。就算你的 部电影是只有30万元预算、剧情简单、美术布景简陋、由非专业人士出演的电影,你也要抓住一切机会,给观众和影评人看一些“新的东西”。
 
  问题在于,什么是“新的东西”呢?如果你没有看过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经典电影和近年来的大部分热门电影,你怎么知道哪些东西是别人已经用过的甚至用烂的?很多新导演以为自己是先锋派、实验派,其实连一个资深影迷都可以完爆他,因为他想表达的东西可能早在50年前就烂大街了。这就是看片量太少的祸患。
 
  个人认为我的看片量不算很大,在业内人士中算不了什么。不过,我觉得,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导演,至少要看完如下的电影:
 
  IMDB 250,这个是底线了,如果 250都看不完,勉强能算个伪资深影迷,导演还是别当了。
 
  IMDB每个Genre里面的Top50,与IMDBTop250大约有50%的重合度,这个也是底线了。
 
  有史以来三大节的所有金奖电影,即金棕榈奖、金熊奖和金狮奖得主,加起来大约200部,要求也很低了;事实上建议把银奖电影也看了。
 
  有史以来所有的奥斯卡 影片、 导演、 原创剧本、 改编剧本、 男主角、 女主角和 剪辑奖得主电影,因为以上奖项经常有重叠,加起来估计也就300-400部。
 
  专业协会或电影杂志评选的历史 电影,例如AFI百年百大,包括各个类型的Top10或Top20.其中跟以上四类电影都不重合的,估计 多几十部。
 
  历史上公认的大神级导演的全部电影,例如希区柯克、黑泽明、塔可夫斯基、戈达尔……等等等等。这个档次的导演的电影你要是有一部没看过,真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导演。
 
  有重要影响力或历史地位的华语电影,包括民国片、大陆片、港片和台片,可以参考国内资深影评人开列的片单,也可以根据华语大神级导演来选片。
 
  近年来票房成功或有重大文化影响力的商业巨片,哪怕艺术上不成功、恶评如云,都应该看,可以了解电影技术和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以上8个类型看完,估计怎么说看片量也上3000了,这算是完成了 步积累吧。其实是很累的,因为如果你要跟剧组,一年至少要出差8-9个月,还剩3-4个月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看2部电影,一年也就积累200部左右。
 
  所以,看电影要趁着学生时代看,趁着自己有闲的时候看,见缝插针的看。实在没时间的话,在iPad里面多装一些电影,在地铁或飞机上看。给自己订个目标,一年700部电影,平均每天2部,不看完不准睡觉。这样大约用4年时间可以完成当导演的基本素养积累,用10年时间可以达到昆汀·塔伦蒂诺出道前的看片量。
 
  当你完成 基本的3000部看片量之后,可以开始看一些经典小众或邪典电影,以及虽然优秀但是历史知名度不高的电影,包括早期默片。你会听到很多闻所未闻的导演名字,目光也会更多地投向东欧、拉美、西亚乃至非洲等地区,而不是单纯停留在电影发达国家。
 
  可能你会质疑这样广泛看片的意义,但是当昆汀·塔伦蒂诺在录像带租赁店里面百无聊赖地看港片《龙虎风云》时,他也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 终成为他的成名作《落水狗》的蓝本。
 
  想学导演,重在积累!如果各位小朋友大朋友们对导演这行有兴趣,不妨早点积累拉片量!不管是动作大片还是文艺小清新,不管是 电影还是黑白默剧,不管是奥斯卡大奖电影还是万人谩骂的粪作,我们都能在拉片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哦!
 
  再来说说编剧:
 
  想要当编剧,还是要从剧本读起。读剧本之前,当然要看电影。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阻尼减震器 塑料 深圳成人高考 亚马逊跨境电商 金属软管 内蒙考研信息 心理设备厂家 激光打标机 重庆贷款 职业教育 成都卫校招生网 情降 深圳翻译公司

最好的留学机构,最专业的服务:设计留学,建筑设计留学,音乐留学,音乐专业留学,影视留学,影视专业留学,美国艺术留学,艺术留学机构,服装设计留学,舞蹈留学,声乐表演留学机构,导演专业留学,音乐剧留学,音乐教育留学,艺术生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