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留学丨音乐厅到底分几种,你知道吗?

音乐篇 | 2019.08.24

鞋盒音乐厅、扇形音乐厅、竞技场/山谷梯田厅、马蹄形各有不同的声学特质。
 
在现代社会,聆听现场音乐演出再简单不过,购票,入场,展开听觉旅程。因为便捷,参与者往往将其看成理所当然,并根据有限的声音记忆对作品、演出、场所声效作出价值判断。判断的话语权本身不应被质疑,但现场聆听体验过程远比我们想像来得更复杂、更无可代替、更美妙,否则录音、音乐会直播早已取代音乐会现场。
 
除了大家知道的心理反映机制会对聆听产生影响之外,今天我们将从音乐厅/剧场这个“心外之物”,窥探音乐“神殿”的奇妙之处。
 
从声学设计角度探讨演出场所,令人沮丧也充满惊喜。因为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数音乐厅、剧场都是建筑设计先行,声学设计后至;但不经意的声学设计却无心插柳地造就出优秀的音乐厅。阿根廷声学家玛丽亚·安德莱亚·法丽纳(María Andrea Farina)在2016年“音乐与空间声学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 and Room Acoustics)作出题为《基于建筑类型对音乐演出场所的声学质量分析》的报告,详解四种音乐厅/剧场的声学特质。
 
鞋盒音乐厅(Shoebox)
 
“鞋盒”音乐厅是19世纪因为建筑风格,而非声学特质确立的样式。这种标准延续到 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上世纪80年代再次复兴,其声学特质在于:
 
1、中频残响平均维持在两秒左右;
 
2、每个聆听方向声响丰富饱满,聆听者往往会沉浸在声音中;
 
3、音乐清晰度高;
 
4、音乐动态极大,乐团每个细节都能得到充分展现;
 
5、不同区域的聆听效果相对均衡;
 
6、乐团不同声部的平衡优异,音乐家演奏融合度极高。
 


阿巴多在KKL指挥琉森节日乐团演出
 
KKL就是当代鞋盒音乐厅的典型
 
在鞋盒音乐厅中,声源直接信号与来自墙体和天顶反射信号都能有效接收。聆听包围感特别明显,且乐团演出者本身也能充分感受到聆听者所听到的真切声效。如果在声音的早期侧向反射有所增强,声效会更加优异。包围感是衡量演出场所声效 重要的指标之一;而根据其他声学研究,侧向反射对交响乐演出影响尤其明显,这也是有六个相对平整表面的鞋盒厅更能表现交响乐力度和清晰度变化的原因。
 
扇形音乐厅(Fan)
 
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技发展令设计者有更多改变传统音乐厅建筑风格的可能,但仅限于在有限空间提供更多座位。于是传统鞋盒音乐厅两侧的反射墙远端被设计成渐渐打开的样式,令音乐厅俯瞰图呈扇形。扇形音乐厅的天顶通常呈等势的递进,目的是令声学能量均匀扩散。在这种音乐厅中,声乐的直接信号更容易送达,但关键的侧向反射只有当声音到达音乐厅后部的墙体才会产生。
 
这种声学效果,往往只有 前排和 排的听众才能充分感受音乐的力量。同时因为缺乏侧向反射,包围感非常薄弱,声学特质也乏善可陈:
 
1、残响时间短。扇形厅天顶越靠后,离听众越近,听众本身对声音能量的吸收会令声量减少;
 
2、清晰度低,音乐细节容易流失;
 
3、舞台演出者融合度低,因为反射声音不会在有效时间内返回舞台,等同于音乐家无法聆听演出在厅堂中的反馈;
 
4、严重的回声。产生的原因同扇形音乐厅末端有弧度的设计相关。
 


巴比肯中心音乐厅俯瞰
 
然而,声学泰斗里奥·贝拉内克认为,扇形音乐厅也并非一无是处。当听众人数少于800,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多于3200人,则有可能会改善。因为无任何侧向反射的聆听环境,也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好的声学效果。
 
竞技场/山谷梯田厅(Arena/Vineyard)
 
竞技场与山谷梯田厅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出现,广东省的星海音乐厅就是采用这种声学设计的音乐厅。它为交响音乐提供了鞋盒音乐厅另一种几何变体。它的基本特征是演出舞台位于音乐厅相对中央的位置,听众区域从低至高层层堆叠,鞋盒音乐厅的反射效果基本散失。在山谷梯田厅中制造侧向反射非常困难,因为舞台被听众围绕且反射墙体离乐器较远。
 
因此,补偿办法通常是将不同听众区域以块状分割,前端设置反射面。但这种音乐厅也有鞋盒音乐厅所不具备的特质:
 
1、能容纳更多的听众;
 
2、残响水平能达到交响乐音量所需的 标准;
 
3、不同聆听区域的声学效果各异;
 
4、靠近舞台的听众区域声响清晰、平衡,而且有令听众完全沉浸的音质,这一区域的声学效果优异程度已经和鞋盒音乐厅毫无二致;
 
5、位于舞台后部的聆听区域,声音则完全不一样,因为乐器的平衡完全倒置,但在这些区域可以观看指挥与乐团某些不为人知的视觉细节。
 


星海音乐厅-山谷梯田厅
 
竞技场/山谷梯田厅不同聆听区域间的听感差异,未必如同某些文献中形容的一无是处。事实上,对于不同的聆听者而言,理想的聆听空间没有 的答案,有选择的余地和权力同等重要。而这种音乐厅可以提供的座位数量也是鞋盒厅所不及的。
 
马蹄形(Horse Shoe)
 
歌剧院设计从蒙特威尔第时代至今几乎没有改变过。不过这种 初基于试验性和充满谬误的声学设计,却鬼使神差地变成歌剧这种艺术样式 有效的建筑表现方式,并在西方音乐演出历史上被奉为圭臬,沿用至今:
 
1、残响水平维持在1.5秒左右,无论剧场大小均是如此。这种残响标准完全符合歌剧演出两个重要的声学目的:音乐延续和语言可听;
 
2、剧场有两个声学空间同时存在:舞台本身以及观众区;
 
3、观众区设计必须保证舞台的可视性;
 
4、下陷乐池与舞台歌手的声学平衡优异。在优秀的马蹄形剧场,乐池演出的平均声量通常比舞台演出的声量要低3到5分贝;
 
5、清晰度良好。
 
马蹄形剧场,因外形酷似马蹄铁而得名,演出场所的分类和特质讨论,本身就是听觉历史的变迁,从马蹄形剧场到鞋盒音乐厅,再到扇形音乐厅,直至竞技场/山谷梯田厅的历程,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演出者和听众要求的改变,其中暗含的艺术中的政治与声音中的民主,其实也是一段段动人心魄的演义。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阻尼减震器 塑料 深圳成人高考 亚马逊跨境电商 金属软管 内蒙考研信息 心理设备厂家 激光打标机 重庆贷款 职业教育 成都卫校招生网 情降 深圳翻译公司

最好的留学机构,最专业的服务:设计留学,建筑设计留学,音乐留学,音乐专业留学,影视留学,影视专业留学,美国艺术留学,艺术留学机构,服装设计留学,舞蹈留学,声乐表演留学机构,导演专业留学,音乐剧留学,音乐教育留学,艺术生留学。